(诸暨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,1994年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,是“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开发区”和浙江省十强经济开发区。)
▼▼▼
上周,我市举行两大平台营商环境推介新闻发布会,开发区、高新区对各自平台的基本情况、营商环境、发展规划等方面作了详细介绍。
其中最吸睛的莫过于
两大平台的《三年规划》
具体是怎么样呢?
一起来看看
▼▼▼
开发区发展目标
“融杭新城、创新产城”
计划通过三年时间
率先建成“一核一廊五园”
在中心商务区完善综合服务,打造人才高地,形成城西智核
从全面融杭的高度科学规划中心商务区的基础上,我们全面启动了八大客厅建设,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改造、宝龙城西大商、体育运动中心、青少年教育培训中心等标杆项目快速推进,计划至2021年底,合计盘活开发面积1200亩-1500亩,城西智核初步形成。
在03省道东复线区块打造创新走廊,加快科技城建设
该地区目前已建成大学城和科创中心一期,初步形成了创新资源集聚。计划至2021年底形成1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孵规模,形成创新孵化集聚;招引培育3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,形成产业集聚,初步建成科技城核心区块。
在北部工业区建设五个特色园中园
•千人计划产业园
以中节能环保产业园为核心,推动周边区域两次开发。计划至2021年底集聚省千以上人才80名以上,省内外高层次人才150名以上,成为省内有一定地位的高端招才引智平台;
•光电产业园
选址翟山区块,开发面积500亩,计划至2021年底建成年销售超50亿元的光电产业园;
•智能制造和节能环保产业园
选址张四里区块,开发面积1000亩,至2021年底建成产能超100亿元的智能智造和节能环保产业园;
•生命科学产业园
选址楼店区块,规划面积500亩,引进孵化生物技术、医疗器械项目,逐步打造一个年销售超50亿元的生命科学产业园。
•军民融合产业园
选址新亭埠区块,规划面积1000亩,引进军民融合大新项目5只以上,总投资超100亿元。
高新区发展目标
“融杭新区、诸北新城”
规划建设“一核三廊五区”
把高新区原14.25平方公里的规划范围
扩大至整个诸北约35平方公里的区域
首先是交通融杭——完善基础设施建设,重点就是打通融杭“最后一公里”,加快推进一批“与杭同城”重大交通项目。
规划建造十店线延伸工程,将连接临浦高速互通口;店口高速公路工程前期工作已获得批准;9月份将实施03省道东复线店口至金浦桥快速化改造;将新建1000吨级店口港码头工程,打造诸暨综合港,形成全面贯通义乌、诸暨、杭州、宁波和上海之间的陆河海联运网络;诸暨至杭州城区铁路客运通勤列车设店口站,将缩短诸暨高新区和环杭州湾城市群之间的距离。
其次是产业融杭,重点建设“一核三廊五区”。
“一核”即“店口核心区”。以建设“诸北新城”为目标,加快谋划和全力推进基础设施、产业发展、创新要素、营商环境、环境保护、公共服务和民生共享等七个领域的“融杭”建设,完善提升“店口核心区”整体规划。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,做大做强三新创业园,着力都市圈项目招引,促进孵化、加速和培育优质项目,为高新区下一轮发展提供新动能。
“三廊”“五区”:即建设三大经济长廊、五大特色产业片区。
沿03省道东复线向南拓展,联动店口核心功能区、解放湖片区、下四湖片区、姚江片区等重要点位。做大做强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、新材料、通信科技、高端装备等产业。
利用G60、十店线和将新建的G235,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向北拓展建设次坞片区;利用杭二绕应店街互通,新建应店街片区。重点发展新材料、通信电子、生命健康、运动休闲等产业。
利用310省道建设,发挥白塔湖国家级湿地公园和杭坞山省级森林公园的生态优势,打造山水旅游板块。充分利用城际铁路建设和浦阳江流域整治,将这一板块纳入大杭州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中,成为杭州“后花园”,打造文旅长廊。同时,建设诸北第三产业的核心,招引优质休闲、运动、旅游、总部经济与研发中心等项目,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,提升区域发展的品质与功能。
诸暨一直在努力